“十五五”时期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作者:张新宁 日期:2025年11月21日 20:26 人气: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彰显了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对于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四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在“量”上接连跨越新关口,在“质”上持续实现新突破。从“量”上来看,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稳固。从“质”上来看,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我国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辩证看待“十五五”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环境

一方面,在“十五五”时期,世界百年变局将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全球安全问题凸显,这意味着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风险挑战进一步增多。另一方面,“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增长面临制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要素有序流动仍受到制约等挑战有待进一步破解。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战略阶段,我们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新质生产力的“根”与“魂”,唯有筑牢自主创新根基,才能培育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自主创新能力优势化、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化与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对高质量发展构成有效支撑。未来科技发展将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目标是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落地生根的关键路径。这需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许多领域的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并通过“技术—要素—产业”全链条传导机制,塑造了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要通过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最终建成适应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知识、数据、信息等新型要素不断出现并在各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由此产生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要素。“十五五”时期,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发挥我国庞大人口基数构筑的超大市场规模优势。要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性制度,并强化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为代表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种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保驾护航。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同时维持好激励与安全的平衡,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规制各种新兴要素和新兴产业带来的不规范和失序问题。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强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旨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将政策资源更多“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不仅是宏观政策的创新,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途径,保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完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制度,在坚持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积极有效的调节,使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突破;调整消费结构,着力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新型消费,积极开发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更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提升消费质量和服务品质。

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必须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十五五”时期,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安全问题愈发严峻,正由单一维度的传统安全向多重维度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交织转变,安全挑战的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更加需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长期以来,我国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我国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根本依托。只有把安全融入发展之中,在发展中体现安全的要求,做到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才能牢牢掌握推动改革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秋兰

Baidu
map